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导读:
- 民族电投:核电巨头的崛起之路
- 借壳上市:核电资产的新征程
- 核电项目的蓬勃进步
- 核电资产上市的意义和挑战
手机游戏资讯融合能源焦点,揭晓核电巨头资本新布局
在2025年的初春时节,中国核电行业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:中国第三大核电投资运营商——民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企业(简称“民族电投”)正紧锣密鼓地谋划将其核电资产借壳上市,这一举动不仅牵动了整个核电行业的神经,也引起了手机游戏资讯领域的广泛关注,由于能源和科技的深度融合,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新动力。
民族电投:核电巨头的崛起之路
民族电投成立于2024年5月,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企业和民族核电技术有限企业重组而成,自成立以来,民族电投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、新能源发电、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其中一个,截至2024年7月底,民族电投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.83万亿元,总装机2.44亿千瓦,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0.13%,在核电领域,民族电投更是拥有核电总装机809万千瓦,以及第三代非能动核电产业链,具备研发、设计、工程建设、决定因素设备制造、运营和寿期服务能力。
民族电投的核电核心资产主要集中在民族电投核能有限企业(简称“电投核能”),电投核能作为民族电投的核电投资和运营管理平台,拥有控股在运核电机组8台,总装机规模921万千瓦;控股在建机组6台,总装机规模806万千瓦,截至2024年6月,电投核能资产总额已近千亿元,平台参控股及管理企业达21家。
借壳上市:核电资产的新征程
近年来,随着核电审批的常态化和全行业景气度的攀升,民族电投的核电资产上市规划终于迎来了破冰时刻,2024年9月30日,民族电投旗下上市企业电投产融(000958.SZ)公开公告,称收到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民族电投集团的通知,拟由企业通过发行股份方法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企业控股股权,同时置出民族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企业控股股权,并将视具体情况募集配套资金。
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,但不构成实际控制人变更,电投产融作为民族电投集团旗下“能源+金融”双主业上市企业,此次重组将使其能源板块得到显著增强,尤其是核电资产的注入,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电投产融的主营业务包括能源和金融两个板块,能源板块覆盖热电联产、新能源等业务,开展电站的投资、运营、管理;金融板块则主要包括信托、保险经纪、期货等业务,此次重组完成后,电投产融将成为民族电投核电资产的主要上市平台,和现有的中核集团、中广核集团的核电资产上市平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核电项目的蓬勃进步
民族电投在核电领域的布局不仅限于现有的在运和在建机组,近年来,企业还积极规划并推进了一批新的核电项目,位于山东海阳的核电项目厂址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和1台一体化小型堆,并预留两台核电机组扩建余地,该项目一期工程1、2号机组已于2024年综合投运;二期工程3、4号机组于2024年7月开工,规划于2027年综合投运;三期工程5、6号机组和一体化小型堆示范工程也于2024年9月取得开展前期职业许可。
位于广东湛江的民族电投廉江核电项目厂址同样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,总投资约1300亿元,该项目一期工程两台CAP1000机组分别于2024年9月、2024年4月开工建设,规划2028年建成投运,广西防城港的民族电投白龙核电项目也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,总投资约1200亿元,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于2024年9月综合启动,预计将于2030年建成投产。
核电资产上市的意义和挑战
民族电投核电资产借壳上市的意义重大,上市将为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支持,有助于缓解核电项目前期投入巨大的资金压力,核电项目通常需要10年甚至15年才能综合建成和投产,前期投入巨大,其中20%资金是股东资本金,80%依靠债权融资,上市将显著增加核电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充裕度,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。
上市将提高民族电投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,作为核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中一个,民族电投的上市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参和国际竞争,推动中国核电技术的“走出去”。
核电资产上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,核电行业的独特性使得其监管和审批流程相对复杂,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标准,核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,如技术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政策风险等,民族电投在推进核电资产上市的经过中,需要充分思考这些影响,制定科学合理的上市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。
虽然手机游戏资讯和核电行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但实际上两者都代表着科技和创造的力量,民族电投核电资产的借壳上市,不仅是中国核电行业进步的壹个重要里程碑,也是科技创造和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壹个典范,在未来,随着能源和科技的进一步融合,大家有理由相信,核电和手机游戏等新兴产业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壮进步。